【篇一:又逢中秋时】
浩瀚的天空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,几颗发亮的星若隐若现,显得月光格外皎洁,隐隐约约似有一位豆蔻年华少女在轻歌曼舞。此情此景,不禁使我想起了宋朝诗人苏轼的名句: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请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
诗句告诉我:人总是有悲有欢有离有聚的时候,月亮也有缺陷和完美的时候,只希望人能够长长久久,在远处也能幸福。
是的,今晚的月亮又大又圆,是团团圆圆的象征。因为今天是中秋节,一个全家团圆的日子。可是,我的父母和哥哥却远在他乡。望着这皎洁的月光,我的心是和苏轼一样的,只能祝愿千里之外的亲人能够幸福快乐。
独自一人站在阳台赏月,咬着无滋无味的月饼,痴痴地望着冰冷的月光。大人们呢?爷爷奶奶吃完饭早早睡了,姑姑忙着做生意,想必只要赚到钱就高兴了吧。
我静静地呆想着,不知道星星何时偷偷溜回家,月亮也隐身在朦胧的云层里。或许,它们都不忍心看我独自伤感吧。此时,雨轻轻地飘着,外面出奇的静,仿佛一夜之间,曾经的热闹都销声匿迹了。他们,他们去哪里了呢?嗯,他们回家团聚了。我好像在等什么,始终不愿回房间闭上眼睛,心似乎在期待什么,到底是什么呢?
“叮叮当,叮叮当……”悦耳的音乐响了。我的心顿时欢快起来。我知道,是爸爸妈妈打电话回来了。原来我一直等待的就是这个电话。
月亮竖起耳朵细细倾听,脸上泛着温暖的柔光。星星悄悄地出来,伴着早已安静下来的雨,仔细地听着我和父母的谈话。
终于,月亮笑了,月饼甜了,四周热闹起来了!
【篇二:又逢中秋月圆时】
凉风送爽,皓月当空,又逢中秋月圆时。我牵着父母的手,在居住的小区花园里赏月。望着这迷人的月色,看着月光下这些年来辛苦操劳、渐渐变老的父母,我不免从心底涌起一股淡淡的感慨。“八月十五月儿圆呀,爷爷为我打月饼呀……”萦绕在耳畔的是孩提时的童谣。儿时的中秋很诱人,诱人在月饼的香甜;今宵的中秋很醉人,醉在与家人的团圆。
毕业后和很多出来闯荡的同龄人一样,我放弃了回家乡的念头选择留在苏州发展。因而,中秋节对我来说,除了能与父母团聚之外,更重要的是怀揣着感恩的心回到他们的身边。对我来说,今年的中秋与以往比起来,有很多值得纪念的地方:这是正式工作后的第一个中秋节,父母第一次吃我带回来的月饼,第一次用自己挣来的工资请父母吃饭……突然间,自己长大了,开始承担起孝敬父母的责任了。
记得从苏州到家的当天晚上,我告诉父亲,送给他们的两盒月饼,是公司领导亲自为我们住青年公寓的员工准备的,领导再三嘱咐我们一定带回家孝敬养育我们多年的父母。父亲很是高兴,开心得像个孩子,像我当年渴望吃月饼的时候一样,立刻打开一盒苏式月饼,切开一块美滋滋地品起来。父亲边吃边乐呵呵地说:“女儿送的月饼,老爸第一个吃哦,真是开心啊,味道好极了!”看着父亲脸上洋溢的笑容,我心里多了一份满足,多了一份责任。
诚然,我知道父亲向来不爱吃月饼,但当我手拎月饼回家的时候,父亲是发自内心的高兴。想普天下的父母,一生的付出,等待的,不过是这一刻的回报——儿女还把他们记在心上。对于父母来说,这就是最大的幸福了吧。
【篇三:又逢中秋作文】
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渐近,望着桌上漂亮的月饼包装盒,不禁一声感慨三声追问,月饼在古在今究竟代表着什么,它又给予我们什么。
思绪倒流,记忆闸门打开,往事如现,我外婆老家在南京六合,哪儿很重视传统,尤其中秋,家家户户都做月饼,我小时候每年的中秋都是在六合过的,太婆(我外婆的妈妈)牵着我在烧的火红的的大锅下烤月饼,那时我也只有5,6岁,踮起脚跟勉强够着火炕,舔着舌头,期待美味的月饼诞生,那时对月饼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美食层面,也就好吃。
上小学时,爸爸因工作分配到国外,一去就好几年,经常中秋时我们不能团聚,妈妈或是想吃月饼,或是思念爸爸,每年中秋妈妈都会抱一大盒月饼回家,不知道是难忘童年太婆做的月饼,还是市面上的月饼真的不好吃,我总觉得月饼的味道一年不如一年,中秋月园人团圆,而我们家共赏一轮明月却在地球两端,那时我对月饼的理解多了层思念
好在我上初中时爸爸回来了,我们一家得以团聚,但爸爸久居外国,断了好多人际网,那几年的中秋,爸爸妈妈总是拿着各式月饼礼盒一会张叔家,一会王伯家,因为中秋忙送礼,使原本属于我们家的“月饼”时光,活生生断送掉,加上我也要准备中考,所以这几年中秋的月饼也就成了我们家的早餐,其实我们家相聚时间很多,并不在乎中秋节,只是我觉得中秋的月饼不再是我们个人享受,它已经变成拉动人际网的工具,此时我对月饼的理解又多了层“道具”
从儿时到小学在到中学,对月饼已由好吃到思念在送礼,这中间有甜蜜,有苦涩更有无奈,中秋本该是团圆,享受,月饼是他们的寄托物,我多么希望这个寄托物可以少点遗憾,多点甜蜜,少点功利,多点温馨。赶在中秋前写此文,愿今年中秋实现愿望。
【篇四:又逢仲秋思明月】
这几天,电视里月饼的广告是越来越多了,人们谈论月饼的话题也越来越多了,想是又逢仲秋节了。可我就想不通了,难道中秋节就是冲着吃月饼来的?怎么就没有人谈论月亮呢?月亮哪儿去了?
学龄前,我是在奶奶家度过的,奶奶的家在乡村。每逢中秋节之夜,我们这些小猢狲就像疯了似的,都成群结队的去追踪月亮,去沐浴月色。玩累了,就在如水的月色下,脱得一丝不挂往月心湖里一跳,湖面立时溅起一片水珠,在月光下荧光闪闪,让整个湖变成一池珍珠,那才是我们最开心的呢。只要中秋夜的月亮更大更圆更亮,只要大人在那一夜能允许我们晚些回家,月饼吃不吃又有什么关系呢?
故乡明月给我留下了幸福、难忘的回忆。
可是,在城里,每逢中秋节之夜,人们怎么就只醉心于月饼?当你围坐在装有空调的高雅的客厅里,一边品尝,一边攀比谁送的月饼高档时,你的情趣又有多少呢?我百思不得其解。
昨天,我路过一家工厂,听门口一群外地来的打工者再争论:
“温州有什么好?中秋节也见不到月亮。”
“你也说的太过火了,那不是月亮吗?”
“那也叫月亮?灰灰的,惨惨的,一点光彩也没有,就像一堆白面团。”
说者无心,听者有意。这些外地人真是的,从感情上说,“月是故乡明”这无可非议,但你也不能说他乡无月亮呀。回到家我将这事告诉妈妈,谁知妈妈也像疯了说:“他们没说错呀,你看报纸上住房的广告轰得震天响,实际你去看看,除了几排像现代化养鸡场鸡笼的高楼大厦外,还有多少空地?连太阳都照不进的地方,能看到月亮吗?加上漫天的灰尘,就是有月亮你也看不见。我说那些外地人说的很对呀。”
妈妈的一番高亢激昂,把我说的服服帖帖。是呀,这几年温州是发展了,一夜间高楼林立,小区遍地,可是公园呢,草地呢?河流呢?绿荫呢?……月亮是不愿钻进现代化套房里来的。要赏月,还得有空间,而且还该有环境优美的空间才行,可是现在,哎,温州人为什么那么浑?当你在化高价装潢自己的居室时,为什么就不考虑“窗前明月光”的美景呢?
幸运的是,温州的新城还是一张蓝图,但愿在新城建设时,那如水的月光能泄入千家万户的窗棂。让温州人在品尝高级月饼时能真正体验到吃月饼的内涵和乐趣,让来温州的外地人,都感到故乡明月不如温州的月亮明。
呵呵,又逢中秋佳节时,该思明月当空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