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强不息厚德载物

陈烨 2017-01-05

“自强不息,厚德载物”这句话,相信很多人对它并不陌生。这句话不仅仅是清华大学的校训,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。这看似平常的八个字,其间又蕴含了几多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。

“自强不息”出自《周易》中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”之句。但是,我相信,早在《周易》成书之前,人类便孕育了自强不息的精神。它在神农栉风沐雨尝白草的艰辛中生根;在大禹走遍千山万水,吃尽千辛万苦与大自然的搏斗中抽穗;在人类那一次次的钻木中开花。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的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,千百年来感动了多少人,鼓舞了多少人,又成就了多少人!我相信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也会被世世代代传承下去,为后人所推崇。

太史公司马迁,在遭受宫刑的奇耻大辱后,隐忍含垢,发愤著书,“述往事,思来者”,耗时十余载,终于成就了“奔放而浩漫,停蓄而渊深,妍媚而蔚郁,感愤而伤激”的史记,为后世留下了“史家之绝唱,无韵之《离骚》”。倘若没有自强不息的精神,岂能如此?

近代中国同时也是一部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觉醒史和抗争史。1937年,日本全面侵华,中华民族陷入亡国的绝境,就在这最危险的时刻,中国军民奋起反击,抵御外侮,浴血奋战,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,血洗了中华民族百余年来的民族耻辱。倘若没有自强不息的精神,岂能如此?

自强不息是“一箪食,一瓢饮,在陋室”的颜回留下的那句“不容何病,不容然后见君子”;自强不息是焚膏继晷的昌黎先生留下的那句“业精于勤荒于嬉,行成于思毁于随”;自强不息是不屈于蒋介石淫威,愤然离开黄埔军校的宣侠夫留下的那句“大璞未完总是玉,精钢宁折不为钩”。

生活中常常有人埋怨自己:“时运不齐,命运多舛”,然而“屈贾谊于长沙,非无圣主;窜梁鸿于海曲,岂乏明时?”难道他们真的是“运支华盖欲何求,未敢翻身已碰头”?我看不尽然,他们只是没了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,不敢正视困难,接受挑战;不敢面对挫折,接受失败。殊不知“意志愈炼愈坚,信仰愈磨愈固”。这样的人恐怕也只能是庸庸碌碌之辈,让人空叹一声,“尔志不远矣”。多灾多难,千锤百炼;愈挫愈奋,愈挫愈强;生于忧患,多难兴邦——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。

岁月不居,天道酬勤。古往今来,自强不息的人太多太多,他们是可敬可佩的。然而我不禁要问:“自强不息是形于外的,有没有什么是蕴于内的呢?”我想是有的,那便是蕴于心中的“厚德载物”的修养。

古人云:“郁情于中,必发于外”。正因如此,人们非常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。以期达到“内圣”的境界。这也是所谓的“积善成德,而神明自得;圣心备焉”。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从《尚书》中的“九德”到魏征奏章中所书“德不处其厚,情不胜其欲,斯亦伐根以求木茂,塞源而欲流长者也”;从诸葛亮的那句“敬以修身,俭以养德”到光绪帝师翁同和的那句“世上几百年旧家,无非积德”;从孟子的“恭敬之心,礼之端也”到曾国藩家书“进德之事,讲求乎诚正修身之道,以图无恭所生”,“厚德载物”始终是人们追求的至高修养。

自强不息,厚德载物,这两者本就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:正因有德,才有自强之气;而正因有那不息的自强之气,才愈能修性自德。自强不息,厚德载物,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命脉,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,傲然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之源和力量之源,值得我们铭记心头。

下一篇:中华美德永伴我行 上一篇:家乡之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