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篇一:沙家浜,最美就是芦苇荡】
穿过大门,走上东进桥,来到瞻仰广场。“郭建光”、“阿庆嫂”的雕像屹立在广场中央。
我们漫步在横泾老街上,街道两边是一些特色店铺。有“豆腐店”、“铁匠铺”、“染坊”、“酿酒坊”,最有名的要数“春来茶馆”了,京剧《沙家浜》中的“阿庆嫂”就是在这里智斗“刁得一”的。
我们来到手摇船码头,坐在了小船上。风儿迎面吹来,伴着芦苇的“沙沙”声。小船左右摇摆着,穿梭在茂密的芦苇丛中,犹如走迷宫一样。船娘告诉我们:60多年前,30多名新四军掩藏在茫茫的芦苇荡里跟敌人进行游击战。
下了船,我回头望着那一望无边的芦苇。芦苇迎风飘摇着,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发生在这里的一个又一个不朽的红色故事。
啊,沙家浜,最美就是芦苇荡。
【篇二:沙家浜芦苇荡】
十月三日,天气晴朗,蓝蓝的天上飘着朵朵白云。我们来到了江苏的沙家浜,这里是抗日战争时期,新四军战士和老百姓一起打敌人的地方。
沙家浜最多的就是纵横交错的小河和茂密的芦苇丛。那么多的芦苇丛组成了一个个芦苇迷宫,当年战士们就是用这芦苇迷宫打敌人的。我们走在芦苇迷宫里,有时候只能听到人的说话声,却看不到人影;有时候以为前面已经没有路了,可一转弯前面又是一片宽阔的芦苇荡。芦苇已经开花了,有些芦花掉在地上,我捡起来玩,轻轻一抖,就有一朵朵小花随风飘走,就像一顶顶小降落伞四处飘扬。
走累了,我们就在有名的春来茶馆坐下来休息。听说以前这个茶馆是阿庆嫂开的。当年阿庆嫂机智勇敢地和敌人斗争,保护了新四军战士的安全。
在纪念馆里面,我们看到了新四军战士穿过的衣服,用过的物品,写的书信,打敌人的手枪,还有当时军民团结打敌人的照片资料等。
沙家浜不仅景色漂亮,还让我了解了许多新四军打敌人的知识,去沙家浜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。
【篇三:芦苇荡中的沙家浜作文】
现在,只有被现代化忽略了的偏僻乡村,才能反抗时间的速度,在日日新的世界,为我们留下一片旧了。
菰蒲逸云,云烟苍茫
沙家浜在哪里?在江南,在离苏州城一个多小时车程的地方,在历史书里,在革命史料的图片里,在《沙家浜》的样板戏和正在热播的电视剧里,在阿庆嫂、胡传魁、刁德一以及汪曾祺等名字的传奇里——去沙家浜以前,自思对沙家浜并不陌生,关于她的种种传说和人文风貌,都有或多或少的了解。可是,真的踏上这块土地时,我才发现,自己对她其实还是陌生的。那天,下着细雨,颇有凉意,车一进入镇区,芦苇和水这两个典型的意象,就跃入了我的眼帘。有人说,沙家浜是水做的,确实,一眼看过去,沙家浜整个是在水中摇曳,江南的柔软尽显其中。芦苇则顺水而长,到处都是芦荡春水的景象。
我喜欢芦苇。它看似脆弱,实则柔韧,在水边漫无目的地生长,所透出的,却是压抑不住的勃勃生机。“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,将残的灯火他不吹灭。”当我们的小船顺着河道穿行,两边的芦苇分开又合拢,它高出我们的头顶,不断地覆盖着我们的同时,也在我们耳边不断发出亲切的摩挲声。沙家浜真是芦苇的天堂啊,只要有水的地方,只要有那么一小堆土,它们就能在其上快乐地生长。人在其中,能感受到一种“菰蒲逸云,云烟苍茫”之美。
我知道沙家浜以前的名字就叫芦荡。如果不是后来走进沙家浜景区,在主人的引导下参观“革命历史纪念馆”,听他们介绍当年常熟的革命斗争,你很难想像,在这个静默而风情万种的芦苇荡里,居然也发生了那么多悲壮的故事。今天,在沙家浜这个水乡泽国,一切又恢复了平静,每一丛芦苇,都用自己的轻柔,抚平历史的伤口,它们依旧选择默默地、低贱地活着。它们似乎在用自己的生命流转,告诉我们,当炮声和喧闹过去,生活又会重新焕发出它自身的力量。
芦苇或许是低贱的,再贫瘠的地方,它都能活下去,而且活得很旺盛。而在《诗经》里,芦苇是高贵的植物,象征着爱情,即便是今天,很多人也还赋予沙家浜的芦苇以红色的神圣记忆。但我在沙家浜,更愿意看那些不受约束、肆意生长的芦苇,它们是低贱的,但充满生命本身的欢乐。我去的时候,或许是因为头一年没有割芦苇的缘故,许多的芦苇荡,新旧芦苇杂生在一起,有些已经发黄,有些正在吐出新叶,看起来并不整齐,但真实而繁茂。那些河道或许是人工疏通的,芦苇呢,则是任由它们自由生长,一些芦苇丛中,还栖息着野鸡或水鸭,远方,或许还有几个村民,在河边漂洗衣服。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江南水乡的日常图景!一起来的朋友们,个个流连忘返,北京来的批评家孙郁先生,向我念叨了好几遍:北京,缺的就是这个水啊。
新与旧的斗争和矛盾
一方水土造就一方人,一方人成就一方美食。走过景区那条石板小街的时候,贾平凹先生首先闻到了面香。他是西北人,走到哪里都要吃面。同行的苏童,是半个东道主,就拉大家在第一家小店,吃起了汤面和扁食。从来都没有吃得这么惬意过,或站或坐,咝咝作响。平常的面食,也吃出了回味和赞叹来,这大约就是沙家浜的魅力之一吧。其实,我们哪里吃的是面,分明吃的是一种轻松、静谧的心情啊。我现在回想起那条石板路,那青色的琉璃瓦,那在白墙壁下闲坐的老太太,还有那些干净的河道,灵巧的小船,这一切都掩映在广阔无边的洼地和芦苇荡中,就像一个梦,那么苍茫而虚幻。
这些回归自然、朴质美丽的村庄,迷茫的芦苇荡,弯曲的河道,有一天,它会消失么?
我明白,现在很多人都喜欢这幅水乡图画,很多人都希望它成为旅游胜地。但我的心里却有小小的担忧。旅游开发,会把沙家浜变成全新的,日日新,可以容纳更多的人,开发更多的景点,这对当地的经济或许是好事,但那个以前的、旧的沙家浜,若干年后,我还能看到她么?我当然希望,无论何时,我看到的每座房子、每条石板路的背后,都有一条长长的历史的身影,而不是全新的建筑。我尤其喜欢那种略微显得暗淡的外墙颜色,旧的,有历史感。不像一些城市,到处都是新得耀眼的墙壁,或者干脆整个外墙都用玻璃,让它在阳光下熠熠发光——墙壁发光,在一些人的心里代表的就是进步和现代化。现在,只有被现代化忽略了的偏僻乡村,才能反抗时间的速度,在日日新的世界,为我们留下一片旧了。
我渴望继续看到沙家浜的旧。
你可以想像,一个村镇,通身都散发着旧的气息,历史的味道,古老的面影,这对于一个外来观光者而言,该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事情。——人对历史的兴趣永远比对现在的兴趣要浓厚得多。在江南的很多小镇,保存得好的,如周庄和乌镇等,仿佛都隐藏着几百年的岁月遗痕。在我看来,这是一个有基本经验、一个以不变应万变的村镇。这样的地方,在中国是越来越少了。今天主导中国的思想仍旧是追新,变化,“敢叫日月换新天”。大家都怕不够新,怕变得不够快,于是,楼房建了又拆,拆了又建,道路修了再修,一切都全新的了,变了,领导和民众才会露出满意的笑容。
可是,许多的时候,文化总归是旧的,旧才是它的价值,而现代化要的是新,日日新才能吸引资本。整个中国,今天都在面临着这种新与旧的斗争和矛盾。沙家浜也不例外吧?离开沙家浜的时候,大家在“春来茶馆”喝茶,旁边有人小声哼起了《沙家浜》中的《智斗》,“垒起七星灶,铜壶煮三江,摆开八仙桌,招待十六方”。就在这时候,我注意到,服务小姐倒水时用的就是铜壶,我很想上去问她,这个铜壶是旧的么?我终于没问,因为我知道,整个沙家浜,迟早要变成新的。那个旧的、苍茫的沙家浜,就让它留在我的记忆里,慢慢地回想吧。
【篇四:沙家浜芦苇荡游记】
2015年的10月3日,趁着国庆假期的空闲,我们全家来到向往已久的沙家浜芦苇荡风景区。
“沙家浜芦苇荡风景区位于秀丽明媚的阳澄湖畔,交通便捷,全区以‘芦花放,稻谷香,岸柳成行’之独特的江南水乡田园风光崛起于旅游市场,占地1000多亩,已建成革命传统教育区、水生植物观赏区、红石民俗文化村、芦苇水陆迷宫、美食购物区等功能区域和竹林幽径、阡陌苇香、柳堤闻浪、隐湖问渔、双莲水暖等一批景点。”只听导游绘声绘色的说道。听完这段话我们更是迫不及待了,同时也有些疑惑:真有那么美好吗?
迈入景区,我们乘上游船在芦苇荡中穿梭,河水清澈,水乡味十足。虽已是秋季,但那一片片芦苇依旧是那样得翠绿,在徐徐微风的吹拂下发出清脆的“沙沙”声,与鸟儿动听的叫声混为一体,十分悦耳。泛舟其间,鸟儿婉啼,凉风习习,苇香扑鼻,野趣横生。让人陶醉其中,心情舒畅。
我对于从未见过的芦苇感到十分好奇,便让船夫停在了一块芦苇旁,我小小心翼翼的观察了一片芦苇的叶子:每片叶子都狭而长,好似弱不禁风,但它们总是集群而生,聚众而长,任你风吹雨打,都击不败它们。它们临风摇曳,婀娜多姿,显示出一种生机勃勃,欣欣向荣的景象。妈妈还告诉我:“芦苇全身是宝。芦苇的根能制成上等的中药,能清热解毒;它的杆能制成窗帘,编制篮子;它的汁能制成枇杷霜,可治感冒等病。”
我轻轻地抚摸着芦苇的叶子,突然觉得芦苇好伟大——它们永远都是那样团结一致,那样坚定不移;又有着无私奉献的精神。我真的好想摘一片叶子带回家,但是一想到芦苇被摘下后便没了生命,失去了意义,我最终放弃了我的想法,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那美丽的芦苇。
之后我们便下了船,我站在桥头俯视那一片片依旧翠绿的芦苇,觉得那一片片芦苇像极了水上的大迷宫,纵横交错的河港和茂密的芦苇,构成辽阔、狭长、幽深、曲折等多种形态的水面芦苇空间,形成一个个小迷宫而合成的一个绿色大迷宫。想必刚才是自己划船进去,定是要花个半天才能划出来的。碧波之上,万绿丛中,远是芦苇,近是白鸟,赏心悦目,心旷神怡。
“春来茶馆”也坐落在这美丽的风景区中,再现出当时遍布沙家浜村落的小茶馆原形。我们全家也被吸引到这儿来休息,只见“春来茶馆”里早已座无虚席,过了好一会儿,我们才找到足够我们坐的位子。我们倚窗落座,一边品茶还买了点小吃,一边欣赏戏台上几位女子表演的京剧《沙家浜》,看着那片葱葱郁郁的芦苇荡,我仿佛看到了那位机智勇敢的阿庆嫂在芦苇荡中正与敌人周旋。怡然品茶,悠闲看戏,另有一番情趣。
不知不觉中日落西山,我们意犹未尽结束了沙家浜之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