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皮肤与白皮肤

卢忆卿 2016-10-24

我是一个从小县城出来的姑娘,在那里,人们几乎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,每天聊聊从电视机中听到的国内外新闻,一堆人唏嘘着国家大事,盼到省里来得亲戚,又要每家每户炫耀,每年去一两次城市,总是穿上最好的衣服,回来时总要和邻里谈谈见闻。有一天,有两个白皮肤的人的到来,搅乱了小县城里本来就蠢蠢欲动的安宁。

那时一个秋天的开学季,两个英国来的年轻人到县城中最好的小学给一年级的学生上课,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。这堂课精彩有趣,与平时的教学方式完全不同,我们笑着闹着,在课堂结束后,簇拥着挤到台前,索要签名,他们一愣,似乎没想到会有如此多的人挤着要签名,做了一个手势,示意我们安静。我掏出我最好的笔记本,正停在台前不远处,一不留神,被挤了下去,我一急,连忙挤上去,在嘈杂的教室里,我总算将笔记本递了上去,两个老师签下了自己的名。我激动的说了句“THANKYOU”,抬头正看到他们微蹙的眉头,心里疑惑的退了下去。出校门后,发现门口早已站满了人,正翘首以待目睹这两位年轻人的风采。

后来,随着父母关系的调动,我来到了一个城市,这是一个面向现代化的海港城市,经济贸易发达,我初见这庞大的交通,高楼,有一种视野开阔之感。父亲与同门师兄弟饮酒畅谈,讲古论今,我深深的被吸引在这场厚实的谈话中。他们对中国人缺乏素质有同感,讲到不文明上下车,插队,小家子气,怪不得从前被人挨打。我突然回忆起一年级的经历,大概那两个英国人蹙眉是因为我们挤着签名,显得很没道德素质吧。

那个蹙眉从此深深烙印在我的脑海里,每当回忆起,我都会觉得其中有不解,奇异,讽刺,联合当时浅读的鲁迅文字,我想难道我们在外人看来就是这样一个民族吗?我决定要改变这个印象。我认真读英文,并且让自己看上去更有素质,学会文明上下车,文明过马路,文明用语,直到有一天,邂逅了一个外国老汉。

正值燥热的夏天,我和父亲去爬五老峰,我呵斥呵斥的爬到了半山腰,虽累但不放弃,在丛林深处,前方的一个外国人突然转过头,他看了看我,说了一句英文,那句话太快了,以我五年级的英文水平听不懂,望着他渴求回答的眼神,我点了点头,他兴奋的笑了笑,我也跟着笑了笑,他又说了一句话,我听不大清,其中似乎有“GOOD”这个词,他转身继续前行,我冲他招招手,跟着爬上山峰。那天心里甜滋滋的。

再一次与外国人的交集是在春天的校园里,那大概是一对外国情侣,他们翻了又翻地图,摇摇头,拦下了我问话,我听出他们急急的语言中有海边这个词,忙不及的指路给他们,用使劲憋出来的英语回答。他们听懂了大意,说了几句“THANKYOU”离开了,我像完成一件大事一样摇摇摆摆的回去了。

再后来,是读了许多文字之后,突然觉得先前的自己很肤浅,为了让别人感激自己,看得起城市,看得起中国,素质是内在的,而真正让别人折服的不是几个微笑,几句回答,让人看得起,是内在的,随处的一举一动。

我曾在麦当劳看见一个喝着咖啡,腻在位子上一个下午,悠闲看电脑的老外,他慢腾腾的饮着咖啡,似乎在品尝着有90多年历史的稀世葡萄酒,当夜幕降临时,缓缓的起身,收起电脑,将笔记本夹在腋下,端起盘子,将桌上的仅有的一个咖啡杯放入盘中,走向服务员经常倒垃圾的箱子,顶开门,倒了咖啡杯和废纸,餐盘整齐的放上原有的一叠餐盘上。又徐徐的走下楼,消失在我的视野中。我感触颇深。当吃完点的食品后,我学着他的样,将废物扔进垃圾箱,又恭恭敬敬的将盘子放好,正端着一叠盘子过来的服务员有些惊讶,笑着说了声谢谢,我对她微笑了一下,慢慢走下了楼。从此我一直有这个习惯。

或许会有人说,你这是崇洋媚外,学习外国人的作风。我想说,这是别人的长处,就应该学习。我从无数次的擦肩而过或是小小交集中,学会了微笑,耐心,体谅,无论是从前为了做给别人看,还是最终内化为自己的素质,我都学会了很多很多。曾经有人说复兴中华,需要的是保住中国文化的精髓,对那些西洋装扮的少男少女嗤之以鼻;有人说,要保护中国的根基,才能不断发展壮大,才能让中华复兴,试问在两三百年前的中国,若不是那些愚昧的闭关锁国,不接受外来文化,学习新事物,接纳新思想,会有近代的耻辱吗?在辛亥革命,五四运动胜利后,中国才真正意义上的进入新民主主义时代,为什么?因为我们借鉴了西方的思想。农耕文明有极限,惟有吸取新知,才能再一次进步。

复兴中华,是要保存好民族的根基文化,要让中国再一次站在时代的前锋,再一次让世界信服,更需要汲取百家之众长,我作为全国13亿中国人中的一员,在成长道路上努力学习接纳,我不想看到白皮肤的蹙眉,我想看到的是他们的微笑,因为唯有那天,才会证明我们的中华复兴得到他们的认可,黄皮肤的我们,具备有素质。

复兴中华,芸芸众生中的我们,只要人人提高修养,泱泱大国也就将开满复兴之花。我们一起努力!为中华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