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知你有没有注意过,每当书中出现古文时,在古文的旁边一定会有充满诗情画意的插图,而且这些插画还能与古文对上。这便是古文中的画。
今天的少年宫课外课,我上的是唐老师的经典阅读,主题就是乡村小古文。老师打开大屏幕,找到了这篇古文---《乡村》。我眯着眼,仔仔细细地读了起来:“乡村农家,竹篱茅屋,临水成村,水边杨柳数株,中央桃李,飞燕一双,忽高忽低,来去甚捷。”读着,我仿佛入了迷,脑海中一幕幕画面涌了上来:乡间,溪水潺潺,一间小小的茅屋静静地站在岸边,竹篱笆将屋子围住,杨柳依依,在水边看着自己的倒影,一株又一株,中间夹杂着开满红的,粉的,白的桃李树。突然,一对飞燕飞过屋檐,在空中戏耍着。在交流后,唐老师出了一道难题---用笔将这个场面画下来。我瞪大眼睛,不可思议地看着老师。虽说我能想象出这个画面,可我对自己的画画功底从来没有自信过。旁边的同学纷纷低下了头,我只好拿起笔,开始为这首小古文画插画。
读着古文,望着这一片空白的本子,我犯起愁来。这怎么画呢,我反反复复地浏览着寥寥几字的古文。我想,文中写什么我就画什么呗。我决定先画着茅屋,以茅屋为中心再画竹篱,水,杨柳,桃李加飞燕。我按照我想象中的样子:一个矮小的房子,屋顶上铺满了茅草。我动起笔,画一步看一步,将茅屋画完了。也不管好不好看,画起了竹篱,竹篱将屋子围起;我先再房子周边画了一个小圈,这就是竹篱的轮廓;接着我按照记忆中的篱笆,再画一个木桩,再一个一个地排列下去。可刚画完两个,我立刻停住了。这么粗壮,感觉太笨重了,这根本不是竹篱,倒成了木棍了。重来!这竹篱应该怎么画呢?首先得轻盈,篱笆是有网的,笔握轻点,画细点就行了。我重新开始,一笔一划地在本子上飞舞。终于,我画好了:茅屋,竹篱,小溪,柳树,桃李和燕子。虽说没那么有意境,但在我眼中都是我思考的结果。
古文中的画没那么好画,但只要用心想必每个人都可以画出自己心中的样子。
【作者:夏璟琪】